时间:2024-11-04 03:25:14 浏览量:5032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6726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拜耳种业展台,拜耳在华合资公司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将展出五大玉米新品,实现中国首发、首展。
中种国际总经理陈寔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博会是国际性的交流平台,我们期待通过进博会,让更多农户、大众、合作方了解我们的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中种国际主营玉米种子业务。“无论从政策利好还是市场容量来看,中种国际都对持续投入中国市场充满信心。”陈寔指出,中国在政策层面一直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种子业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中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整个玉米行业高度分散,企业近2000家。据第三方公司统计,截至2023年年末,主营玉米业务的合资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不到1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在陈寔看来,当前生物育种技术在中国处于落地和推广阶段,需要政府和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让更多农户与公众了解生物育种带来的益处,以及给予全面技术指导。
“长期来看,参考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发展历程,中国生物育种进程预计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看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提升,在2022年新《种子法》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期待合资企业可以获准尽快参与到生物育种进程中,把更好资源和技术引入国内,造福中国农户。” 陈寔强调。
陈寔: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的前身——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拜耳集团合资兴办的中国第一家经营传统杂交玉米种子的中外合资种子企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中种国际的玉米业务已经建立了集科研育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截至目前,中种国际业务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玉米主栽区,共有70余个品种在销,累计覆盖约1.8亿亩农田。
陈寔:自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种国际一直把“助力中国农民,促进中国农业发展”作为企业的使命。结合企业创立的背景,我认为中种国际具有的优势或者说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种质资源。中种国际母公司拜耳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我们研发的品种种植覆盖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等中国主要玉米生态产区。
二是研发能力。我们对投资中国市场具有坚定的信心,10余年时间里,持续、稳定累计投入超5亿元用于玉米种子研发,年均研发投入将近销售额的15%,2021年实现首次盈利。我们建立了健全的良种体系,在全国设有4个育种研发中心、1个育种基地、数百个测试点,并通过“金字塔”式的筛选保证种子代际更迭。
三是人才。我们的育种团队中,超80%的成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60%的成员拥有超10年育种经验,这为开展业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陈寔:我认为2021年首次盈利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运营优化。通常,一个玉米品种的研发经过筛选、测试、上市等环节,需要7~10年的时间。在持续投入研发的同时,我们在运营效率和营销网络建设方面也不断优化。伴随新产品在中国东北等区域获得市场喜爱和认可,提振企业业绩。
除了企业运营周期,政策环境与行业发展周期也十分重要。过去几年,中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出台系列政策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中国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玉米市场容量扩大。这也让包括中种国际在内的企业拥有更多发展机遇,从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受益。
在2021年首次盈利之后,中种国际持续推出新品种,覆盖中国主要玉米种植区域,业务发展保持良性增长势头。近两年,由于粮价波动、种子市场供大于求,我们也在产品线、运营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以期适应市场变化。
陈寔:中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对于我们这样聚焦种子业务的企业来说,十分激动和振奋。我们把自己定位为进取者和同行者,一方面我们会持续在中国市场引入新品种、新技术,保持创新。另外,我们也愿意与其他行业伙伴携手推动中国种业发展,共同进步。
未来,中种国际将保持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持续引入玉米种质资源,在中国市场培育更多新品种,服务好农户需求。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响应“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托数字化工具、地面的技术团队的服务,助力农户实现产量与生产效率提升。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大门”已然开启,这对于种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其中。
陈寔:从全球来看,生物育种技术已有超20年安全应用的历史,在帮助农户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方面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证实。当前,生物育种技术在中国处于落地和推广阶段,需要政府和行业参与者共同努力,让更多农户与公众了解生物育种带来的益处,以及给予全面技术指导。
长期来看,参考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发展历程,中国生物育种进程预计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认为,生物育种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非常重要的成果,能为农户创造巨大经济价值,极大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
陈寔: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以及对种业振兴的大力支持,毫无疑问是整个种业发展的基础,企业也从中受益。过去几年,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包括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范围扩大,新《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于种子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传统育种还是生物育种,都需要长期且大量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提升企业引入种质资源和技术、研发原创品种和技术的意愿,也有助于企业获得盈利、实现商业可持续。
我们希望,在2022年新《种子法》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在生物育种产业化准入方面,也期待能够让合资公司尽快参与到生物育种的进程中,把更好资源和技术引入国内,造福中国农户。此外,也建议整个行业能够持续投入研发。我们认为,坚持投入研发的企业,会有更好的未来。
陈寔:进博会是国际性的交流平台,我们期待通过进博会,让更多农户、大众、合作方了解我们的产品,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去年进博会,我们发布了三个玉米新品种并庆祝“迪卡”在华20周年。新品投入市场后,表现符合预期。上市之前,我们的育种团队经过5~8年的选育过程,审定后技术团队进行了两年大规模田间试验,确保选出合适的生态区种植品种,明确种植方案。
今年是中种国际母公司拜耳连续第7年参加进博会,也是中种国际第4年参展、第3年亮相种业专区。我们将带来覆盖北方极早熟玉米、黄淮海夏玉米、热带亚热带玉米等生态区的五大新品,持续服务中国农户,坚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承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